越來越多AI算法公司發布AI芯片,傳統芯片巨頭也不甘落后。
近日,全球最大芯片廠商英特爾終于發布了其第一款AI芯片Springhill;而美國初創企業Cerebras Systems推出的號稱全球最大的AI芯片Cerebras Wafer Scale Engine更是吸引不少眼球。
而所有這些芯片背后都離不開FPGA。“即使是競爭對手,也要用我們的FPGA(現場可編程門陣列)。”賽靈思Virtex UltraScale高級產品經理Mike Thompson笑稱。
AI、5G技術的發展對芯片架構和軟件支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,芯片設計更加復雜,業界需要更大容量的FPGA實現高效的仿真和功能驗證。
當地時間8月21日,在賽靈思首屆創新日(Innovation Day)期間,FPGA龍頭賽靈思正式發布了最大容量的 FPGA—— Virtex UltraScale+ VU19P。Mike介紹稱,VU19P擁有350億個晶體管,有史以來單顆芯片最高邏輯密度和最大I/O數量,用以支持未來ASIC和SoC的仿真與原型設計,也將支持測試測量、計算、網絡、航空航天等相關應用,“例如,華為、中興等通信設備商可以使用VU19P更有效設計5G芯片。”
相比上一代產品,此次發布的FPGA將容量擴大了1.6倍。Mike表示,它為創建當今復雜SoC的原型與模擬提供了可能,同時也支持人工智能、機器學習、視頻處理和傳感器融合等領域的算法。 據悉,VU19P采用臺積電16納米工藝,后續產品將采用7納米工藝。
芯片行業是一個高投入、高風險、慢回報的行業。與軟件可以修正和快速迭代不同,芯片的迭代周期會很長。如果已經流片,糾正一個錯誤可能需要半年以后花成千上百萬美元再去流一次片。
即使是英特爾等芯片巨頭在設計CPU等芯片時,都會先在FPGA上仿真后再流片,更不用說近幾年不少AI算法公司發布的AI專用芯片。
VU19P 將于 2020 年秋季上市。Thompson告訴記者,目前絕大多數IC設計企業都是VU19P的潛在客戶,ARM已經基于此做開發。ARM 設計服務總監 Tran Nguyen 表示,ARM 依靠賽靈思器件作為驗證新一代處理器 IP 和 SoC 技術的工藝。
根據市場調研機構MRFR預測,隨著目前5G進展以及AI的推進,FPGA在2025年有望達到約125.21億美元。2013年全球FPGA的市場規模在45.63億美元,到2018年這一數值增長至63.35億美元。
FPGA全球市場中,賽靈思與Altera(已被英特爾收購)兩大廠合計市占率高達90%左右。根據賽靈思截至6月29日的最新季度財報顯示,賽靈思當季營收8.5億美元,同比增長24%;凈利潤為2.41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27%。
一方面,芯片廠商需要依靠FPGA進行仿真和原型設計;另一方面,CPU、GPU、FPGA和ASIC(專用集成電路)這些不同處理器廠商在AI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。
賽靈思總裁兼CEO Victor Peng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,初創企業不應從頭開始自己做AI專用芯片。
對于中國初創企業扎堆做AI專用芯片,“如果真正讓這些企業在高科技領域創造價值,必須要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,而不是做幾家大企業在做的事情,這樣對資源和資本是一種浪費。”
Victor告訴記者,并不是認為初創企業不能做ASIC,“如果能做的比英特爾、英偉達、賽靈思都出眾也好,但更多的初創企業應該關注特定的領域和應用,而不是從頭去開發芯片,因為有大的多的企業在做。”